查看原文
其他

王镇华 | 南音:大生命的音乐

王镇华 辛庄师范 2022-06-08
這是一場在「漢雅軒」的演講,為配合余承堯先生九十大展的活動。當南管在世界各地得到共鳴和肯定時,身為南管音樂子民的我們,自然要更了解這澄明朗朗、大氣盈滿的──中國音樂……


余老先生作品,重彩山水 立轴 41×72.5cm 设色纸本

今天演講的題目是「大生命的音樂:南管」,副標題是「中國音樂還在」

今天所以會講這個音樂,算是非常偶然,可是我覺得意義很重大。我沒有學過音樂,但是在一年多前接觸了南管之後,讓我覺得一下子開拓了一個很基本的、很大的領域。在我整理筆記的時候,我發現最早的一張,只不過是去年十一月的筆記,算算我聽南管的歷史只有一年多一點。聽了不久以後,漢唐樂府的創辦人陳美娥女士就希望我明年這個時候,能在余承堯老先生九十作品大展中為他作一場南管的演講,我當時就答應了。



余老作品,春盛江山美 94×185.5cm 设色纸本

在正式講之前,我想講一下我對余老先生的一點感覺。余老先生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,當過抗戰時期政府的督軍,大江南北都跑遍。你們現在所看到他的畫,都是他真正看過、體會過的畫。但是令我最感動的不是這些東西,而是我跟他來往的過程中,他從來不提自己,從不強調自己。

第二個就是,他總是用一種歌頌的心來談南管。他談到南管時,眼睛瞇得細細的、頭往上仰的那種樣子,在現代人中很少見到。我只看到急呼呼要推銷自己、要強調什麼的人;但是余老先生從來不是。他用一種近乎崇拜、歌頌的心情,一點一點地告訴我南管的知識。不久之後我又聽說他有三個志願。他的三個志願就是把他的畫作一個展出,也就是今天你所看到、在歷史博物館也共同展出的畫展。他的第二志願是出版他的詩集。在抗戰勝利後他寫了四十首詩來紀念抗戰的經過。可是他最大的志願就是要推展南管。我們今天這個演講就是要獻給余先生的。


余老作品,白云横断两三峰 设色纸本


1. 幾個感想

在進入南管之前,還有一些話可以提一提。

第一就是,我覺得現代藝術有個最深的危機,就是直覺的萎縮。

如果你讓這些專家不談知識不談學術、不強調自己的專家身份,剩下來他還能談什麼?我們真的要問:

「你的心在哪裡?」

當我們接觸音樂或繪畫的時候,有沒有內心話能出來?

在主體上來講,便是他不敢用自己的直覺,談畫便要問這幅畫是誰畫的?多少錢?什麼背景?聽音樂也是一樣,馬上要問知識,而不敢很真心的用他自己的感受來講話。

與這個相應的就是,

「存有的遺忘」

所謂存有,就是一種真正的感動。我們幾乎不太記得這種東西的存在。意思是什麼呢?用石濤的一句話來講,

「感誠無可說」

當我真正感動的時候,就不忍心用那些名詞說那些東西。聽南管也好,看畫也好,他不會用一套理論、一套說法觀念來推銷。這種事是另外一種人在做。

真正的藝術家是活在他的感動裡面。他恥於用名詞去捕捉那種珍愛的感覺。這也是對朋友的尊重。

換句話說,真正的藝術它總是和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。

我可以舉一個例子,有一次我在社教館聽那鄒族的凱旋祭。山胞的音樂它鍛鍊聲量可以讓男士到瀑布前面、能壓過瀑布才真及格,那是有形音量的問題。但是凱旋祭這種戰歌,它真的要能唱出族人戰鬥的意志;迎神時要真的能引出迎神的氣氛來。

在這個時候,音樂就不是所謂第幾藝術,不是一種休閒的藝術,它就是生活。

音樂在祭神時、出去戰爭時,它就是那件事情。而一個引導者就是要能用這種音樂來喚起這種意識精神,才能算是領袖。我覺得這種感覺很難用言語表達。當山胞唱那些歌的時候,他們不只有個性,不只把整個種族的感覺都唱出來,更進一步,也唱出了山川的感覺。


台湾阿里山邹族凯旋祭

這種存有的感覺在我們今天聽的音樂裡很難聽到。今天的音樂,如果從創作上來講,在我看来都是心神散亂時的產物,因為它真的對人生沒辦法,只是抓了雞毛當令箭。那種音樂只不過讓你抒發一下,或者是暈眩一下而已,並沒有辦法使你的生活得到調整,使你的精神得到振奮。


第二就是,欣賞是創造不是研究分析

在研究方面,我們知道歷史研究第一就是要能掌握第一手資料,去作調查。再來,是研究它的淵源、演變,以及研究為什麼,你得去解釋它。這三個步驟:(1)調查民間藝術(2)進一步去探究它的淵源、如何演變、跟各地的關係如何、和各種樂曲的關係怎樣……,這是研究它的樂種。(3)再進一步,你去解釋它。比如說南管,它為什麼這樣唱?它裡面有哪些特性?這麼多的學術研究是很重要的。

但是我們常有一種感覺,就是聽了這麼多的知識,它並沒有(似乎也無法充分的)把這個音樂「是什麼」告訴我。我今天對南管的介紹不是這一類的研究,而是我自己聽南管時聽出來的一些精神,這是屬於欣賞,而不是分析。

我覺得欣賞是很不容易的,因為欣賞本身就是一種創造。但它也不是那麼嚴肅的一件事。

它就是一個人,赤裸裸的一個人,用你自己的全部跟藝術相會,然後講出你的感覺。

這和分析作學問是不一樣的。分析的知識有助於你理解這個藝術,但不一定能幫助你欣賞它,更不一定能幫助你創造它。現在的很多歷史研究,只弄到了很多外緣的研究,並沒能直接說出它是什麼,並不充分。這一點也是很大的遺憾。


余老作品, 滟之谷 34.5 x 45.5cm 设色纸本 


2. 南管的性質與功能

下面我們開始講南管的本質,也就是說,它到底是什麼。我們剛講到,音樂在古代就是生活的全部,幾乎每個生活中的行為都有音樂來配合。婚喪喜慶不用說了,像喝酒、交際、射箭也都有音樂配合。

其一,「立於禮、成於樂」

總的來說,從其最大功能來講,論語中的「立於禮、成於樂」可用來解釋。

比如說你要開廟的時候,廟成立了以後要開始接受祭祀,一定要用南管來演奏。同時呢,一個政治領袖在他掌握了天下以後,也要用音樂來宣布他的政治思想。這並不是以藝術來當政治的工具,而是他的政治意見就在這個音樂裡面。

當音樂出來時,它已經是一種完整的、肯定的意思。


其二,「先王之制禮樂也,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,將以教民平好惡,而返人道之正也。」

音樂不是用來滿足 五官的享受,而是教你調整你的好惡,讓你的好惡平息下來,同時知道如何做人做事。讓你有基本的心的態度能回到基本的生命狀況。

這種音樂要有這麼大的功能,所以它不能只是生活的一部份,而一定要對生命生活有一種掌握之後,才能夠制禮作樂。

樂記中還有一句話:「樂由中出,禮自外作……,大樂與天地和同,大禮與天地同節」,意思是說,樂是從內心發出來的,禮是由外面來規範的。

真正的大的音樂,是能和天地調和,不是讓你欣賞而已;是讓你能進入整體的感動裡面。而大禮與天地同節就是你要能掌握天時──自然的節奏。生活不是過完就算,而是有春夏秋冬,生老病死,這種節奏在裡面。大的禮節要合乎這種節奏,大的音樂是要能和天地調合起來。這樣的音樂幾乎沒有邊,沒有限制。音樂又這麼抽象,在完全沒有邊際中,你怎麼作出音樂來?於是它變成創造者最大的考驗。

荀子在樂論中說過一句話:「樂者,審一以定和者也,比物以飾節者也,合奏以成文者也」。

審一的一,在先秦前不是一二三的一,而是指整體,而且要能探出整體中一以貫之的道理。所以先秦以前的一是指整體又是指真理。你能「審一」看到整體之後,然後定出如何讓它調和起來。荀子這句「以定和者」是很重很重的話。「比物」,是你要能感受絲竹管絃的特性是什麼,用這種特性來表達天地間的特性。「飾節」就是掌握天地的節奏。

「合奏以成文」便是大家一起演奏,形成一種很豐盛的形式──「文」是文化的文,而不只是文字文章的文。掌握整體之後的形成才叫做文。

「足以率一道,足以理萬變」這種音樂能夠遵循整體的道理,同時能條理所有的變化。「是立樂之術」,這是樹立音樂的方法。這段話是說,音樂要你真正掌握整體之後,然後再去找各種特性的物質來比附、類比這個整體的特性。所以它的出發點是整體的,而不是局部的、個人特性的發揮而已。

從這個角度來看,它的功能很大,至少能平好惡。每個人都有情緒,而人是很不容易和自己的情緒接近的。古代音樂至少在個人上要做到這一點,在人際關係上要做到和合。南管的人說我們演奏南管「很快就親」。透過這種音樂,你馬上就可感覺人的親和。

更進一步,你要有廟堂感。因為這種音樂是忠於整體的,所以在朝廷、宗教場合拿得出去。不信的話你拿其他好像很偉大的音樂在國家大的慶典上演奏看看,一下子就會垮下去。而只有南管,不論你在大殿或是大堂演奏,它那種豐盛、泱泱大度的感覺是站得住的。原因就是它的本質是由整體出發。

我們說它至少要「平好惡」:你怎麼愛一個東西,怎麼恨一個東西,你若不是以真理來規範的話,這個好惡會出大問題的。而南管,它能夠把你的好惡導到一條很平實的路上去,進一步它能夠使人際相合,再進一步能夠和天地相合,能夠生出一種廟堂感。南管人稱此為「和天心」「同天下」。這與我們剛才講的山胞的音樂,是一樣的要有群族的感覺,要有天地山川的感覺。只不過我們覺得南管好像在文化的規模上,更精緻、更大一點,沒有生而不熟的,已經完全調和了。

以上我講的就是南管的本質。

它不是生活的一部份,它就是整個生活。


余先生作品,山水 设色纸本 1984

3. 南管的樂器與演奏

一般我們現在所用的南管樂器有上四管和下四管。以上四管來說,琵琶的對面是簫,和琵琶配合的是三絃,和簫配合的是二絃。琵琶是定格局的樂器,它有很嚴謹的樂譜和規定。而簫呢,它要在琵琶尚未出來以前就先有音,比如說琵琶彈Re,它要先有Me的花音出來,然後跟琵琶一道Re,琵琶結束後它說不定要轉到別的音去了。所以簫跟琵琶是呼應的關係。三絃是配合琵琶的,因為琵琶的聲音短,馬上就結束了,而三絃可以配合得久一點,可跟在琵琶的後面完成它。二絃和簫的關係也是一樣,簫的氣結束時,二絃還在延長。也就是說南管裡面有三對兩重的的呼應;簫跟琵琶呼應,然後三絃跟琵琶、二絃跟簫呼應。層次不太一樣。



第一層是簫跟琵琶,第二層才是下面二種的呼應。這個呼應非常妙,是一個真正的大設計,就是怎麼樣讓一個人能進入整體。

這光憑技巧是沒辦法的,一定是玩心。

彈琵琶的人他要非常定,太緊張或太草率都不行,要能從容不迫地把持節奏。然後簫呢,要跟琵琶配合。因為琵琶聲未出來時,它要先出來,琵琶聲結束時它還沒結束。另外二個也要和這二個配,所以這裡面的「配合」,就逼得你要用真心投入去演奏,要很專注,一心不在焉,即使用技術也調不起來。這個真心投入,首先是使得這幾種樂器,在感覺上能合起來。南管剛開始聽很散,最後一合起來,你就會被它吸進去。再來呢,這種真心卻又進一步的把我們帶進一個整體的感動裡面。

我們人的真心就是天地的真心,透過真心,也讓你進入大生命的大合。只有透過真心,你才能進入整體渾然的感覺。

換句話說,它在形式上用「引」和「收」(簫先引一下,再幫琵琶收)以及主要的呼應,這種安排產生了內容上的活,它很活很活。

這種活,你一定要用「真」去投入,才能得到合的效果。

我覺得這是非常精微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,它之所以能改變人的氣質,能移風易俗,就是靠這種真心慢慢薰習。

就演奏者來講,為了合,他一定要有「觀」的能力,觀就是他一方面自己要很準地演出他自己的音,然後他又要跟別人配合。所以每個演奏者他就養成一種基本的態度──絕對的自我負責、自我要求,同時又很有團隊精神。

這正是我們現代人最痛苦的地方:一自我就不團體,一團體就沒有自我。而南管則二者兼備,它是忠於自己的藝術,同時也很在意別人。

總結來講,它是一種自覺的音樂,也是一種群覺(觀)的音樂,更是一種進入渾然的音樂。


余老作品,悠然见南山 38.5×60cm 设色纸本

4. 基本結構

再要來談的是南管曲的基本結構。

《論語·八佾》有句話:「始作,翕如也;從之,純如也,皦如也,繹如也,以成。」

這是孔子對魯國大樂官講的話。當時我讀這段時,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。但在南管中就可以充份體會到。

「始作,翕如也」是開始時是散板,零零落落地,大家好像在調音的樣子,事實上是調來調去便把大家的心調進去了;

「純如也」,大家合起來了;

當你快要不耐煩的時候,它就「皦如也」,一下子明亮起來。怎麼樣明亮起來呢?或者變個調、或者快一點或強一點,總之它有一點變化,滿足一點你的感覺;

當你要用感官很痛快地去滿足的時候,它用一個「繹如」很快的結束了。悠然而止,讓你的滿足感不滿足的時候,你自己就會在那邊餘音繞樑等音樂的滿足。

四個階段,這和漢唐大曲常有的四個階段是一致的,也就是「羨、解、亂、趨」四階段。

羨是引子,解是多樂段,亂就是開始轉調或是加快,趨就是尾聲;也就是傳統講的起承轉合。

只不過在南管中,它要把一個平常失散的心調回到整體,這是不那麼容易的。所以它在結構上調度很大,不是以形式化來做,因為人心已經散失很久了,要怎麼調回來呢?

我覺得南管最絕的就是,它用一個很大很大的尺度來調。像它的散板,可以散很多次,叮叮咚咚上去,再退下來。再以散板上去,又退下來。你覺得他們一直在試音,事實上它在調你。等到「純如」時,有時它又會退回去,然後再純一遍,又退又再純,用這麼大的結構,最後一定把你調進去。

雖然今天的人理性的思維太深了,我們得要提醒他用直覺來聽純粹的音樂,但是我們畢竟還是要對南管深具信心,它就是能做到一次次把你調進去。如果做不到,這不是南管的錯誤,而是演奏者功力未到或他這次演出不理想,真心放不進去。

以上所講的是南管四個階段的結構。在小的曲子中不明顯,在大的曲子中很清楚,而且還有層次。它不是一次就合起來,也不是一下就進入高潮,它每個階段都可以一波一波的上去。我覺得從格局來講,這一點是很大氣的。

 

5. 唱法

再來介紹南管的唱法。很多人強調南管是一種正聲,也就是一種乾聲,不管男女都是要從丹田發出真聲來,不能用假聲。可是南管的聲還不只是這樣子,它在唱腔上最特別的就是慢、柔,很慢、很柔。當然它也有快,但它一定要從慢開始。

慢不是指速度的快慢,而是在於它的主體性。當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時候,他就想用快來掩飾自己。你一面對自己生命的主體,它就會慢。所有的藝術都一樣:書法、太極拳、南管……,這些中國藝術都有這個特性,甚至在待人接物上,快只是掩遮自己的缺點,想用技巧去掩蓋一切。

如果你真正面對生命的主體時,你一定採取慢。這個慢,從主體來講,它是確保了我們要一句一句的用自主心來唱出。慢跟柔,就是你用自主心一句一句唱出來,所以它一定要慢。從客體來講,它是原始的生命力。剛開始時你不可能一下子快起來,也許進入情況後可以。但它那個快也不是技巧的快,而是生命感覺的快。

我更願意用另外一個字來形容它:「息」。息一方面是講生命,但另一方面是講自主、主體的。它這種息的節奏要把生命力唱出來,同時要你用心力去唱。它有自然的根性更有清明的人意,很清楚的人文感;因為每一句都是你自己用心唱出來,這二點才構成柔和慢的特性。它裡面當然有快,但是這種快的感覺和普通速度不一樣,是你已進入生命之流,而心意之流,也很快很快,但不是技巧的,是心意的。

息,當然與呼吸有關,呼吸正是自然生命與心意之間的產物,當心意真誠中行,自然生命的大氣與節奏就出來了。

 

6. 舞蹈

再來談到南管的舞蹈。你要是沒看過是一大遺憾,可惜的是今天很難得看到那麼好的舞。

余老先生說:「舞以盡神。」整個神情要用舞把它全部表達出來。其實聲音也可以做到,只是你若還能用眼神、手的姿勢、腳的移動,用整個身體來當你的筆,就更容易表達感情。

南管中說:「舞在眼」就是它的舞蹈在眼睛,因為眼睛的達意最多最微妙。又說「舞在腳」,在腳跟而不在腳尖。因為在腳尖你就可以快起來,可以重視很多技巧。你舞在腳跟就必須沈下去,而且每一個移動必須是你自己控制的移動。也就是和唱腔一樣的慢和柔。

這和傳統繪畫講「意在筆先」是同一個路子。一定要你先有那個感覺感情,再用你的身體身段和聲音去表達這個舞蹈。

所以說「輕歌曼舞」或者是「柔歌慢舞」,都是指南管的一種境界,指其藝術的特性。

 

7. 南管的格局

再來談南管整個的格局。令我最驚訝的是它這種格局很特別。

我們今天習慣用理性來講事情,常常會二分化、極端化。有這個就沒有那個,常常是分裂的。

但在南管中你就會發現,它把所有的極端都調和起來。

它既有嚴謹格局又有變化活趣;既絕對自我負責又絕對具團體精神;既有自然根性又有人文筆觸。南管是既單純又豐美(非複雜而單調);既高雅又通俗(非孤芳自賞或俗不可耐);甚至,它是既有莊嚴神聖之感,又相當生活化的。

現在的南管音樂中,它既保有上古的音樂特質,又積澱了歷代或各地的特性,而被譽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,我以為原因也在此。這不是理性的「刻意張羅」所辦得到的,這是頭既清,波瀾自闊

 

余老作品,青绿山水 59.8×119.7cm 设色纸本


8. 南管對人的影響

演奏南管不是為別人表演什麼,聽南管或介紹南管也不是為了炫耀音樂素養,玩南管都是為了自己。或自娛、或養性都是對著自己的心靈,而非取悅別人。

有趣而極具啟發的是──凡真能感動自己的藝術,幾乎都能感動別人。反之,極力想感動別人的藝術,不一定能辦得到這一點。

我聽南管的感受是:(1)心滿意足。心平氣和中,慾望遠去,生意生起。(2)身體的反應,氣脹、生津、和暢。我看到有人借南管打坐、養病。(3)心頭澄然輕盈。那是一種接近自己、明覺自尊、回復生機的感覺。

長久接觸這種自修音樂的南管人,也有明顯影響:南管人很真,很樸素,很懂別人卻自我要求,不應酬卻給人溫文有禮的感覺。

余承堯老先生每次談到永春的禮樂教化,嚮往之情溢於言表。地方上有十幾位儒教先生,以音樂禮俗使整個生活就安頓了。警察沒事可做,最重的處罰是逐出自己的家鄉。連山裡的強盜都不搶華僑寄回的安家錢。建安一地有三百多家出書的舖子,文風之盛可想而知。他說現在「做人沒有一條路可以走」。


余老作品, 山深人不住 121 x 56.5cm 设色紙本 1970


9. 南管與別的樂種之交流

有了南管的體會,對雅樂、古琴、崑曲等,或是日本能樂、尺八、三味弦,或是韓國登歌樂等,我都有了一些似乎是根源上的參考線索。為什麼不能「中國音樂國樂化,國樂交響化」?為什麼雅樂、古琴較難通俗?為什麼日本能樂有宗教感而不親切?請自己體會一下南管吧。

 

10. 南管的發展與改良問題

南管有強韌的生命力,因它本身格局大而通天,在結合社會禮制、廟的子弟樂社等,所以綿延不絕。

現在,最大的問題是新舊問題,浮現在表面的即傳統與現代的新舊衝突,骨子裡實是人性之變與常的問題。

一言蔽之:人心想創新或守舊,與天然生命之「變中有常,常中有新」是不同的。百年來,以新打擊舊,其實都是人心的意識型態,與傳統真正「萬古常新」的文化無關,卻總以傳統文化為犧牲對象;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,像我們這樣看不起自己的文化。

瞭解天的創生比瞭解人的創造難多了。天的創生深刻但平易,南管也一樣。瞭解天籟天聲不容易,但子孫也太無知、太不肖了!

為了迎合大眾、強調創新,不少南管的改良,如「舞台化」、「重裝扮」、「戲舞化」、「聲音動作的表演化」等,真是因小失大越改越離譜了,尤其虛內務外的種種「改良」,顯得格格不入。

其實,改良的嘗試不必放棄古老的一套;原種丟掉,新品種的基因改變太危險,也太冒失。屬天的文化,最古意的也就是最新穎的;趕快將各地還存有的老仙、老譜、道地講究(包括樂禮)珍惜起來;贏得國際未必贏得自家內心啊!

找萬靈丹的心態固然不可有,但不期然地發現中國音樂還在,而且這種音樂具有許多珍貴優美的質地,誠使人振奮!使人大興「必有連鎖啟發」的期待!

我們需要全面而深入的學習,但把模仿當成躍進,絕對成不了氣候。

我們該脫胎換骨了,一直都揀現成的不行。

希望南音(南管的本名)有助中國音樂的覺醒、啟發、創進!


77年12月25日 講於漢雅軒

78年3月6、7、8日刊於福報  林穎儀錄音稿整理

95年9月  轉載於《兩岸論管弦》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


注:点击文末【阅读原文】,可查看余承尧先生作品。


相关阅读:体会配天的礼乐 | 致一位爸爸的信



 


辛庄师范网络学院

开学啦!


▼辛庄师范网络学院二维码



相关链接:辛庄师范网络学院今天上线试运营







★  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,致力于“重建大人之学”。

更多信息请登录

     “一滴水”的新浪博客

       “立品图书”微信公众号

    “辛庄师范”微信公众号

★  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@sina.com

★  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。




 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